伏牛石:邂逅尴尬
人生无处不尴尬,酸甜里面有苦辣。闲来追忆尴尬事,乐趣之外何尴尬?
生活中,曾遭遇过不少尴尬事。当初,经历这些尴尬事的时候,印象特深,长时间内难以释怀。每每思之,心中倍感懊恼。
“被让喝茶”
参加工作第一年,所在学校是一个较大院落,里面有两所个学校,一个小学,一个中学,两校共享一个大门。
大门朝南。走进大门便是前院,是小学所在地。顺着大门中间那条甬路往后走,穿过一条一间房大小的过道进入后院,便是中学。
我那时在小学任教,办公室面南,在甬路东边。我所住的这排房子对两个学校来说,起着隔界作用。我住室后面东北角,住着公社教改组长一家,教改组长爱人在中学任教。每天,教改组长上下班都要经过我住室门口。那时年轻,身上多少带着几分清高,从来不愿主动跟教改组长打招呼。教改组长人很和善,没有官架子,每每遇见了,在我还犹豫着是否与他搭话的时候,他便主动跟我打招呼。搞得我很窘迫,很被动,常常憋得满脸发烧,仓促促的只有嗯嗯应答的份儿。
教改组长爱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爱给人说笑。由于我们居住距离很近,彼此熟悉以后,她一有空闲,喜欢到我住室里闲聊。再加上他儿子正好在我班里,相互间似乎多了几分友好与随和。
那时学校还没有用上电,每到晚上,只有点煤油灯。好在学校提供给老师的油灯是高台带玻璃罩那种,点亮后亮度很足,很让我感到满足。学校没有自来水,大家都在学校西北角那个水井里挑水吃。水井较深,年轻教师没经验,常常一不小心就把水桶掉在井里。掉进井里的水桶多了,很影响人们打水。
一天下午放学后,天气晴朗,因是秋天,很凉爽。我们几个年轻老师一吆喝,相互说,走,去把井里掉的水桶打捞上来。于是,几个人拿着井绳,绳头挂了几个铁钩,轮换着伏在井沿上慢慢打捞水桶。效果还真不错,没多长时间,就打捞上来六七只水桶。不管在中学或小学任教,大家生活在一个院子里,谁的水桶啥样,几乎全都认识。打捞上来的水桶,一溜摆放在一起。前来担水的人,回到学校一声张,得知自己水桶打捞上来的人,便一个个高兴地前来认领自己的水桶。
不知不觉间,夕阳落山,晚霞映得水井边一片通红。凉风习习,爽快无比。因打捞水桶沁出的汗水,很快被凉风吹得悄无声息了。最后,我们把教改组长家一个多星期前掉进井里的水桶也打捞上来了。由于住得近,我顺便打了一桶水给他们提了过去。当时天色已黑,没有月亮,周围黑黢黢的。距离稍远一点,啥也看不清楚。
教改组长家门前有一棵大树,树下放一块水泥板。夏天里,他家来客人了,常在树下喝茶说话。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