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工业园100多座楼烂尾:计划投资13亿,建设超10年仍未竣工
近些年,各地建了不少“工业园”“产业园”“开发区”。这样的园区在招商引资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有些园区的土地常年“沉睡”,圈占不用,效能极低,甚至成为“僵尸园区”“空心园区”。这些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设用地被称为“低效用地”;而国有建设用地闲置达到一定条件和年限,则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土地圈而不建、圈大建小、低效利用、长期闲置等问题亟待推动治理。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轻一街以南纺五路以东的夏翔化工管材物流中心,又叫滨港建材城,从空中俯瞰,一排排建筑气势恢宏。自2011年8月开始建设至今,该项目仍未竣工,土地常年低效利用,闲置浪费。
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又因何烂尾呢?记者查阅到,十年前,该项目曾以“滨海厦翔国际物流中心”的名义对外宣传,“计划总投资13亿元,建成集采购、仓储、交易结算为一体的现代物流集散基地。”
报道称,“该项目已经有150余家商户达成入驻意向”,“中心最终将吸引各类商户近1000家,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00亿元”。可是,现如今整整十年过去了,园区既无商户入驻,更未建设完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记者来到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了解这宗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记者从一份“工业建设类”天津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看到,该宗地的出让年期为50年,用途为“仓储”。合同约定,“宗地建设项目在2011年7月28日起12个月内开工建设,在2016年7月28日前竣工”。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的系统中,该项目仍然呈竣工逾期状态。可在项目现场,根本无人施工,早已人去楼空,烂尾多年。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总工程师 李勇:现在没有痕迹供后做过监管,就是逾期了现在没人去管这事,从2016年7月28日到现在都没有监管,应该是主动管,土地供应完之后的管理应该是我局的职责,我认为就是没有严格履职,忽略这事了。
高达37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应,长达13年的建设周期,项目实际却处于失管的状态?这一解释的背后显然另有隐情。记者在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信访办的工作材料中看到:该项目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后由于无销售许可、不当宣传、擅自更改规划施工等问题致项目停摆,后虽多次进行建设整改,但至今仍无法进行规划验收。该份材料的落款日期为2020年9月25日。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总工程师 李勇:从2011年取得土地之后,按照这个建设规划许可施工,到2013年根据建设实际情况,向我局先提出了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调整的目的是要变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但是从我查询到的审批情况,只申报了修规,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没再进行申报。我的验收相应也办不了,因为可能施工过程中有变化。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