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爹味”辨析
“讨厌‘爹味’,内在地包含了维护自身主体性,不承认传统权威的倾向。”
作者|郭松民
编辑| 南 方
01
无论怎样定义,在当下的语境中,“爹味”明显是一个贬义词。
什么是爹味?
目前来看,似乎并无统一定义,大致上指那些喜欢居高临下,动辄说教,指点人生的中老年男人身上散发的味道,约略相当于马应龙痔疮膏的味道。
当然,那些有头衔、有地位、比较强势的中老年女人,身上也有这种味道。
“爹”是“父亲”一种土味的别称,在大城市里,因为其难以洗消的乡土气息,早已退出日常话语。
因此,称“爹味”而不是“父亲味”,自带里一种不以为然、调侃、不屑的态度。
细究起来,“爹味”这个词,否定的是“爹”的本体,而并非“味道”。
也就是说,对“说教”、“指点”的内容,并未做任何评判,而是反感有人以父亲的身份对你讲话(不管讲的是不是正确)。
讨厌“爹味”,内在地包含了维护自身主体性,不承认传统权威的倾向。
02
“父亲”,这个看上去似乎不言自明的词汇,其实包括了两重含义。
一重是血缘意义上的父亲,另一重是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意义上的“父亲”。
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里,后一种意义上的“父亲”都非常重要。
“父亲”承载并传递国家、社会、民族等的主流核心价值观,是他们所属共同体的稳定力量。
“父亲”受到尊重的社会,凝聚力就比较强。反过来,如果“父亲”不受尊重,“无君无父”,那通常意味着动荡时代的来临,如果到了《红楼梦》里贾政所说的“弑君弑父”的程度,那就进入“乱纪元”了。
新中国成立后,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这二十多年间参加革命的一至两代人,既是“革命一代”,也是“建设一代”,他们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许多人有着传奇英雄一般的经历,理所当然地在年轻一代的心目占据了社会文化与心理意义上“父亲”的地位。
但是,晚近四十年来,由于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再加上其他一些复杂的历史原因,无论是“革命一代”还是“建设一代”,他们作为社会文化和心理意义上“父辈”地位都受到挑战,甚至崩塌。
中国的困境在于,“革命一代”被解构了,但八十年代以来获得财富和地位的“市场经济一代”,并不能填补他们留下的空白。
“市场经济一代”缺乏道德权威,被视为没有原则,“精致利己”甚或“野蛮利己”的人,一些年轻人甚至宁肯“认贼作父”,认美国人为父。
由于不能被年轻一代认同为“父亲”,这也令“市场经济一代”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他们力图借文化保守主义卷土重来的“东风”,扮演“父亲”的角色。
当然,他们的扮演是拙劣的、装腔作势的。
这就是“爹味”的由来。
对“爹味”的反感、戏谑乃至拒绝,意味着“市场经济一代”力图占据社会文化与心理意义上“父亲”位置的努力,遭到决定性失败。
03
与对“爹味”的反感成鲜明对照是,教员再次在青年——比较活跃,对社会变化比较敏感,对历史变迁有所思考的那部分青年——心中占据了社会文化和心理意义上“父亲”的位置。
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也再次顽强地表现出来了。
教员,温润如玉,神情坚毅,一袭长衫,在崎岖的山路上大步走来……
和上次一样,“父亲”还会带领青年走向光明的未来。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