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灰尘文学纪实版)要害是伪真实!

2020-04-08 4089 0
作者: 荆南翔 来源: 红歌会网

  方方日记从1月25日写到3月24日搁笔,前后60篇十几万字,如果除开网络推手作用,这部日记体作品之所以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主要原因并非作者文笔优劣,而在于所反映的事件十分重大——武汉在因新冠疫情封城中的情况,并在灾难记述中很戳了社会心灵伤口。

  方方女士在3月11日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曾说:“不用争,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结果”。确实,时间能告诉人们许多。当这次疫情在武汉爆发之初,有如山呼海啸,人们对有关的专家失察和领导处置错误充满怨愤。两个多月过去后,疫情开始以更大规模在全球蔓延,而在中国则得到了迅速控制,再加上有关病毒来源的复杂信息不断披露,使得我们终于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这次疫情的天灾性质,更加全面地评价中国政府的抗疫努力和社会治理体制的各层面效能与不足。

  然而,对于方方日记的是非争论并没有就此停息。因为时间尽管能提供越来越多的客观事实,但代替不了人们的立场和认识。此间,也有人士主张对方方日记持包容态度,但包容不等于不该进行理智的讨论,不等于不该在重大问题上弄清是非。首要问题就是,方方日记能否代表武汉疫情和抗疫的真实?

  一、方方日记的内容以“灰尘”为主

  众所周知,方方女士本人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这,正是贯穿于方方日记始终的基本思路。

  在这个基本思路下,方方女士选择以“灰尘”为主来记述武汉封城中的日日夜夜。她在2月2日的日记里说:“不扛,又能怎样?以前我曾经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说这话时,体会还不深。这一次,才真正让我铭心刻骨”。她在3月25日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称:“她记录下来的60篇日记是受难者日记,最悲伤的是死亡,最感动的是医护人员的无畏无惧,还有武汉人的克制和他们对李文亮这种普通人的深情”。但实际上,方方日记的最突出特点乃是记述病亡案例,粗略统计达50多例,而她伴随这些病逝记述的议论则是:“记住这些枉死者,记住这些悲伤的日夜,记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这个本该欢乐的春节中断了人生”。“武汉只是暂停,但那些装在运尸袋里的人,却是完结”等等。相反,当“嚣张的病毒似乎呈现出疲软感”时,方方女士的说法则是“新的内容真的不多”(见3月12日记述)。至于“医护人员的无畏无惧”这一点,在方方日记中实际上极少有具体记述。例如,方方日记曾多次转述武汉市中心医院在疫情中的严重伤亡,但却只字未提该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广为流传的战疫手记。这份以“小蔡医生”网名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手记介绍了许多医护战友无畏无惧的抗疫言行,广受公众关注和传播,“小蔡医生”微博粉丝数因此上涨到接近百万,不知何故未能引起方方日记的关注?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