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卢世源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六)


  五,作为一种过渡模式,苏联模式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苏联模式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苏联模式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是令人惊奇的,而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灭亡又使人们对它迷惑不解。

  如前面已经分析的一样,苏联模式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模式或生产方式。

  但是,苏联模式的存在是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这是由社会主义实践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义革命没有首先在那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而是首先在落后的俄国、中国等国家发生了。这些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再加上战争、灾难等一系列原因,使这些只能依靠自身来进行资金积累,以快速实现工业化,形成健全的国民经济体系。苏联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实际过程看,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实际上是应该由三个阶段构成的:由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者武装起来,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及其它剥削阶级,夺取国家政权,这是第一阶段;在取得国家政权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产权制度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应对战争和灾难等挑战、快速进行资金积累,实现工业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这是第二个阶段,即从暴力革命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间的过渡阶段;而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之后,则必须实现由产权制度到劳权制度的转变、从产权经济模式到劳权经济模式的转变,形成劳动者当家作主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模式,从而完成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意识形态转变,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三阶段。

  很显然,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本身只是适应社会主义国家从暴力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间的过渡阶段。应付战争和灾难,从贫穷和贫困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也只能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由国家计划指导的、平衡快速进行工业化需要与广大劳动者基本需求两个方面的这种过渡体制。就满足社会主义国家过渡阶段的需要、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制的角度看,苏联模式建立和运行是非常成功的,它使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用很短的时间即实现了工业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六,苏联人的错误和错误的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本来只是社会主义革命处于过渡阶段的生产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暴力革命胜利之后到实现工业化这个时期里,苏联模式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是,苏联在建立苏联模式后,在1936年即宣布苏联已经现实了社会主义。

  也就是说,苏联人犯了一个重大错误:那就是把作为过渡时期的生产模式,误判为社会主义生产模式,从而错过了把苏联模式这种过渡阶段的生产模式及时转变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时机和步骤。这一错误是导致苏联及其东欧多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灭亡的根源所在。

  把本来是过渡阶段的生产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生产模式,这就使苏联模式变成了一种错误模式。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作者曾经考虑通过改变工资制度来建立以劳动收入波动为特征的企业经营机制,但结果是无论怎样改变工资制,都不能满足使劳动收入随企业经营状况自然波动要求。原来,工资是直接的货币量,作为一种收入形式,它具有预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工资根本就不是按劳分配的合理形式,工资制根本就没有实现按劳分配。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使我一下子解开了公有制经济缺乏活力的谜团,找到了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严重挫折的基本原因。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和说明。

  1,什么是苏联模式

  与过去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相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不是首先形成经济制度,然后再产生相应的政治制度,,而是由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领导劳动人民夺取了国家政权之后,即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后再建立经济制度的。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此基础上,按照“谁所有谁经营”的原则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产权制度”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先后为各社会主义国家所引用。我们把这种由苏联人创立的公有制经济模式称之为“苏联模式”。

  2,苏联模式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从1989年开始,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接着一个发生演变,1991年,由十月革命产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联也宣告灭亡。同时,没有发生演变的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经济也出现了日益困难的局面。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严重的挫折。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新兴的社会生产方式一旦产生,她就显示出旧制度所没有的巨大优越性,不仅自身能够长期存在,而且能凭借自己的优势战胜过时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如果苏联模式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使东欧或苏联的共产党发生了问题,国家政权发生了变化,这些国家的经济制度是不会同时消失的。不仅不会同时消失,而且会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根本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制度而不是政治制度。东欧演变、苏联灭亡的基本事实清楚地说明:苏联模式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什么是社会主义?

  列宁曾提出过一个著名公式:“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这一公式概括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主要的特征。

  毫无疑问,苏联模式是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虽然这种公有制并不理想、并不规范。因此,如果说苏联模式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话,那问题一定是出在按劳分配的实现方面!

  难道说苏联模式只是没有实现按劳分配的公有制经济?

  我们知道,苏联模式是采用工资制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我们只要了解了工资是不是按劳分配的合理形式,工资制能不能、有没有实现按劳分配,也就从根本上解开了苏联模式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谜团。

  3,工资制并没有实现按劳分配

  为了弄清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按劳分配?

  对这一问题的一般理解是: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那么,个人消费品又是指的什么呢?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曾作过详细的说明,那就是在社会生产结果中扣除了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和满足各种公共需要项目之后的余额。也就是说,个人消费品是作为企业生产成果以余额形式出现的。因此,按劳分配就是按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分配,就是按余额分配,通俗点说,也就是“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

  那么,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又应作何理解呢?当然是指社会承认或接受的劳动量。显然,这种劳动量只能是企业已经是实现了销售之后的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因此,按劳分配就是按形成集体产品的必要劳动量分配。换句话说,劳动者为企业提供的劳动能不能取得收入、能取得多少收入?要看这些劳动产品能不能形成收入,能形成多少收入。只有当这些产品成为社会劳动一部分时,劳动者才能获得收入,只有这些劳动换算为必要劳动时,才知道收入的多少。

  由“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理解,我们不难知道按劳分配过程:即在生产进行的同时统计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并根据劳动消耗总量与用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价值总量(即生产结果中扣除了生产资料价值补偿和公共需要项目之后的余额)的相互关系确定单位劳动的收入水平(这一过程实质就是把劳动者提供的具体劳动换算为必要劳动,然后再按个人劳动累计量分解消费品价值总量)。

  很显然,作为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必须是能统计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分量和劳动总量,且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能体现劳动总量和个人消费品价值量相互关系的价值形式。

  从另一角度看,按劳分配是与按资分配相对应的一种分配方式。按资分配就广义而言它包括三个含义:一,按资分配作为一种权利,它的主体是资产所有者,其核心就是“谁投资谁所有”的资产所有权,它的基本含义表现为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二,按资分配是指按照资产所有者投入生产过程中的资产量分解企业生产成果一一剩余价值量;三,按资分配是指剩余价值量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其中,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生产结果分配模式是基础,二、三则从企业和整个社会两个角度说明了按资分配。至于狭义的按资分配则是广义按资分配的第二种含义,即剩余价值量在不同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分配,这种情形只有在多个资产所有者合资经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股份制就是典型的按资分配制度。根据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对应的原理,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顾名思义,体现的是“谁劳动谁所有”的劳动所有权,它的主体应该是劳动所有者,它的企业生产结果分配模式是“生产资料价值补偿+公共需要项目扣除+消费价值量”,它与按资分配模式相比,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本质上的区别。2,按资分配企业的生产成果一一剩余价值量在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公式是“个人股份拥有量×股利=个人收入”;按劳分配企业的生产成果一一消费价值量在劳动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公式是“个人工分量×单位工分收入水平=个人收入”,在这里,无论是分配主体、分配依据还是分配形式,都有了质的区别,只有分配环节相似而已。3,按资分配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有两个:一是生产资料的分布状态必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一是劳动力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处于预定状态;按劳分配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也有两个:一是生产劳动状态必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一是公有的生产资料价值量必须在生产过程中预定不变。在这里,两者恰好相反。

  关于按劳分配,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从两个角度作了说明。至于按劳分配在广义上的第三种含义,由于与本文讨论的问题关系不大,在此略而不论。

  为什么说工资制没有实现按劳分配呢?

  首先,工资不是按劳分配的合理形式。我们不难理解,按劳分配基本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表现,它体现的是劳动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工资是资本主义企业用来体现劳资关系的价值形式。在企业分配过程中,一个或一些工人工资的多少只会直接引起利润多少的变化,其它工人的收入不会变化,相反,在生产队收入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一个或一些社员的工分收入的多少却会直接引起其它社员工分收入多少的变化。很明显,工分体现的是劳动所有者相互关系,而工资只能体现劳资关系。把体现劳资关系的工资用作需要体现劳动所有者相互关系的按劳分配形式,实在是牛头不对马觜。按劳分配既是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那它的基本形式只能是一种劳动价值形式,这种形式能计量劳动者提供的个人劳动量,又能核算劳动总量,它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而不能是直接的货币量,收入应该是待定的价值形式而不能是预定的价值形式,很显然,这种形式不能是工资,因为工资是直接的货币量,是一种具有预计性和固定性的价值形式。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表现的转化形式,它反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因而工资也不再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而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向个人分配消费品的一种形式,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这种观点是毫无根据的。棺材是给死人睏的,但若把活人放在棺材里,并不能使棺材变化人的寢室,相反,棺材却可以把活人变成死人。工资之所以能表现劳动力价值,就因为它是直接的货币量,作为一种收入形式,它具有预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把工资搬到公有制企业,作为劳动者的收入形式,工资作为劳动力价值形式的基本特点一一直接是货币量,具有预计性和固定性等基本特点,丝毫没有发生变化,它怎么能成为按劳分配形式呢?而事实上是,正是工资这种固有的、表现劳动力价值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工资收入的预定性)把本来是主人的劳动者变成了具有雇拥性质的劳动者,使劳动者失去了作为主人所应有的生产积极性和参与企业管理的责任性。

  其次,工资支付不等于按劳分配。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所谓个人消费品应该是企业经营收入中作了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和各种必要扣除之后的余额。因此,消费价值量是一个待定的量,它是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变化自然波动的量,而工资却是在企业产品实现销售之前,甚至在职工为企业提供劳动之前就预定了。在这里,以成本形式出现的、价值量预定的工资和以生产成果形式出现的、价值量待定的个人消费品是两回事是十分明显的。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仅当劳动者的劳动被社会承认或接受、并换算为必要劳动时,它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依据,而作为工资支付的依据(例单位工时或产量等)是劳动者为企业提供的具体劳动量,而且实际上工资多少甚至与具体劳动量的多少也不是完全相关;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它是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的反映,与劳动量只是一种表面联系而已。最后,按劳分配是劳动者首先提供劳动,同时企业统计劳动量,当企业产品实现销售并进行了生产资料消耗补偿和公共需要项目扣除之后,再根据劳动总量和劳动成果的相互关系确定单位劳动量的收入水平,并按个人劳动累计量分解消费价值量。因此,按劳分配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在先,劳动收入水平确定于后,分配过程的实质是体现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差别性。而工资的支付顺序恰恰相反,首先确定的是单位工时或产品的工资含量,然后再按职工的工时或产量支付个人收入,是收入水平确定于先,职工提供劳动在后,而且职工收入与企业生产成果不相联系。只要职工按资方要求提供了劳动,职工就可以得到工资,至于劳动产品能不能销出去,价格是高还是低,企业是盈还是亏,与工资的高低是无关的。就工资支付过程的实质而言,体现的是工资含量的同一性。从这里可以看出,工资支付顺序和实质与按劳分配的顺序和实质完全是两回事。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计时工资弊病甚多,计件工资,特别是完全计件工资是能够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表面看来,做一件产品,拿一件产品的工资,做十件产品,拿十件产品的工资,是地地道道的多劳多得。然而,你若到实现计件工资的企业看看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职工并没有因为可以多得而去多劳,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做得多了,工资高了,企业就会降低单位产品的工资含量,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多做反而少拿。计件工资表面上的多劳多得掩盖的恰恰是多劳不能多得的实际。工资本质上只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工资水平决定于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水平,至于按时支付还是按件支付,不过是支付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排斥计时工资而把计件工资当作按劳分配也是错误的。计件工资尚且如此,那计时工资就更不用说了。

  第三,工资制度不是按劳分配制度。什么是按劳分配?顾名思义,就是“谁劳动谁所有”和“多劳多得”,作为一种权利,它的主体是劳动所有者,它是劳动者的权利,应该称为劳动所有权。因此,只有在建立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的条件下,按劳分配才可能实现。那么,工资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谁都知道,在资本主义企业,工资制度是产权企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企业为什么要采用工资来预先固定劳动力的价值呢?就是为了体现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就是为了体现资产所有权在分配上的要求,就是为了实现按资分配。因为只有采用工资制,才能预先固定劳动力的价值,使劳动力价值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不变,只有劳动力价值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不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才能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的盈亏变化,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才能得到体现;因为只有采用工资制,才能从根本上割断劳动者和企业生产成果的血肉联系,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在分配上的利益要求才有可能得到满足。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工资制度是妨碍按劳分配实现的分配制度,而不是体现按劳分配的制度。因此,在公有制企业建立工资制度,不仅不能实现按劳分配,恰恰相反,是剥夺了劳动者享受生产成果的权利,事实上妨碍了按劳分配的实现!

  4,在公有制企业建立工资制的三大错误

  在采用工资制的条件下,职工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在职工为企业提供劳动之前就己确定了。工资制不能实现按劳分配本来是十分明显的事。但因为是列宁在匆忙中建立了与公有制结合的工资制这种模式,而列宁不仅是苏联的缔造者,同时也是当时最有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因此,后来的理论工作者当然也就把工资制的引用合理化,帖上了按劳分配的标签。于是,“工资是按劳分配的合理形式”,“工资制就是按劳分配制度”这种错误观念便随着苏联模式的推广而推广,久而久之,这种观念便在人们的头脑中固定了下来,以至到今天仍统治人们的大脑。

  引用工资制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首先,工资的引用使劳动者失去了作为主人管理企业的责任性和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使公有制企业变成了无主体企业。本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独立的资产所有者,劳动者成了公有制企业唯一的生产主体,他们有着强烈的企业管理责任性和生产积极性。但是,工资却是一种预定的收入形式。工资收入的预定性一方面使职工收入固定,另一方面又割断了职工收入与企业生产成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联系。企业经营状况好,职工收入是这么多,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职工工资也是稳定不变,职工怎么会有企业管理的责任性和生产积极性呢?在采用工资制的条件下,职工拿的是以成本形式出现的工资,而不是以生产成果形式出现的消费价值量,这就从经济利益上否定了职工作为公有制企业生产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公有制企业变成了无主体企业。这是苏联模式产生诸多弊病、缺乏活力,并遭到彻底失败的基本原因。其次,工资制的引用模糊了公有资产和劳动集体在价值上的界限,从而使公有制企业失去了经济实体的性质。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企业只能作为独立的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而企业作为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公有资产价值量必须处于预定状态。然而,工资的引用却使劳动力的价值预先固定,使公有资产处于波动状态,企业怎么能作为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呢?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公有制企业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而工资制的引用又使公有制企业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结果是公有制企业失去了经济实体的性质。最后,由于工资制的引用妨碍了按劳分配的实现,导致公有制企业长期在缺乏健全有效的经营机制的条件下运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所以能正常发展,就因为按资分配制度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并通过剥削收入的波动不断促使资产所有者调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在公有制企业引用工资制,妨碍了按劳分配的实现,而不实现按劳分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就不能通过劳动收入的波动得到反映,劳动者就不会有管理企业、调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企业也就不能正常发展。一个缺乏健全有效的经营机制的企业,怎么有不断发展的活力呢?

  除此以外,工资的引用还使我们步入了另一个误区一一即资产所有权的误区。

  5,是产权制度把传统公有制变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公有制

  有人抱怨传统公有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公有制,劳动者感觉不到它的好处。为什么传统公有制会变得看不见摸不着呢?因为苏联模式是一个错误模式,因为产权制度是与公有制不相适应的的企业制度。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人在列宁领导下建立了一种公有制生产模式一一即体现资产所有权的公有制模式。“职工拿工资,盈亏国家负”是体现资产所有权的分配模式;“国有国营”则是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管理模式。我们只要把这种模式与资本家独资经营模式相比较不难看出,除了作为资产所有者的国家与资本家有所不同外,苏联模式的企业制度与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没有什么两样:职工同样拿工资,产出形式仍是剩余价值,企业管理者仍为资产所有者。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生产方式,她有什么必要、又怎么可能把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当作自己的生产方式呢?社会主义所以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正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难道资本家或股东不正是凭借资产所有权取得剥削收入的吗?难道产权制度不就是体现资产所有者利益要求,使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合法化的企业制度吗?以消灭剥削制度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有什么必要把剥削制度当作自己的基本制度呢?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实现消灭了独立的资产所有者,使以生活消费个体性为基础的劳动所有者成了唯一规范的生产主体。如果我们建立了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企业制度,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公有制企业也理所当然成为劳动者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工具,劳动者和公有制企业就会处于相互满足、共同发展的相互依存状态。但是,苏联人却建立了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产权制度,一方面造成了公有制企业主体缺位、所有权约束缺乏等弊病,另一方面则在实际上否定了劳动者作为主人当家作主的权利,结果是公有制企业难以正常发展,职工个人收入与生产成果相脱离。这是公有制看不见摸不着的首要的基本原因。公有制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它的实现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使所谓的资产所有权在生产中失去了意义。由于生活消费的个体性存在,劳动者在劳动所有方面是有差别的,能不能体现这种差别是公有制企业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在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所有权。如果我们建立了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一方面满足了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另一方面公有制企业也因为广大劳动者具有生产积极性和企业管理责任性而具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劳动者和公有制企业的关系自然会密不可分。但是,现在在公有制企业建立的却是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制度,一方面使不需要体现的权利得到了体现,另一方面又妨碍了劳动者利益要求的满足,结果是形成了集体生产和个体消费相互亏损、互相妨碍的对立状态,这是人们觉得公有制看不见摸不着的又一个基本原因。公有制的第三个基本特点是由于公有的生产资料具有大范围的整体性,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企业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而只能作为独立的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如果我们建立了适合企业作为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劳权企业制度,公有资产就会处于保值状态,按劳分配得以实现,个人、国家、集体三者利益同时得到兼顾,一句话,劳动者的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就能得到全面的满足。但是,苏联人却建立了适合企业作为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产权企业制度,结果使公有制企业成为缺乏自我发展动力和活力的生产组织,从而也失去了公有制企业作为劳动者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工具的性质,这是公有制看不见摸不着的第三个基本原因。从上面我们看到,是产权制度象一座厚厚实实的墙,隔断了劳动者与公有制的血肉联系,一方面使劳动者失去了作为主人翁当家作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则又造成了公有制企业一系列弊病,失去了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因此,传统公有制看不见、摸不着,并不是公有制太纯,并不是公有制不好,而是因为建立了与公有制基本特点根本不相适应的产权企业制度!

  6,苏联模式的主要错误是用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新兴的社会生产力

  苏联模式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占统治地位的看法是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太高太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句话,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过了头。以此为基础,认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降低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公有制作为一种所有制形式的确属于生产关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所有制并不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产关系。这就象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男女关系,但并不是家庭中的男女就一定是夫妻关系的道理是一样的。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生产力每时每刻都在发展、都在变化,但历史上的社会所有制形式不过五种而已,试问,这五种所有制形式怎么去适应这漫长时期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生产力?就说资本主义社会吧,五百年来己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生产力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资本主义所有制除少数几个国家外,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用所有制形式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说得通吗?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所有制形式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是根本错误的,以这种错误原理为基础形成的观点当然也是错误的。

  另一种看法认为苏联模式的主要错误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太高太纯,恰恰相反,是没有建立与公有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是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引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一句话,社会生产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生产资料归非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只占有自己劳动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两个方面中,生产资料处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劳动力则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力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方面,表现为资产受益的要求,即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基本要求。正因为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论是资本家独资经营企业制度,还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都必须是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制度。现在,生产资料的性质变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变了,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两个方面中,生产劳动己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则处于从属地位。社会主义生产力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是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成了新兴的社会生产力一一即由生产劳动居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而且产生了新的发展要求一一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但是,苏联模式却用旧的企业制度一一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制度,从而用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新兴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苏联模式的主要错误不是什么生产关系的变革过了头,相反,是没有建立与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谈到生产力发展要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想到的是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生产资料科技含量的高低,而常常忽略了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相互关系一一即生产力结构特征及相应的社会所有制决定的发展要求。他们不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是资产所有者愿不愿意、能不能够把占有的生产资料投入生产过程,关键问题是能不能体现资产所有者投入生产资料量的差别并在满足由此差别决定的不同利益要求一一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基本要求。只有满足了资产所有者这种特殊的利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有可能结合为现实的生产力,社会生产才得以进行,物质生产力才有可能正常发展。同样,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劳动者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潜力,关键问题是能不能体现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劳动量的差别,并满足由此差别决定的不同利益要求一一即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表现为劳动所有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建立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连劳动者的劳动潜力都不能充分发挥,当然也谈不上公有资产的充分利用,又怎么谈得上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呢?苏联模式的致命错误就在于忽略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结构特征,忽略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特点,忽略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特殊发展要求,它又怎么能不彻底失败呢?

  在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不同阶段: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结构特征表现为生产力等同于劳动力,而且是是以集体方式存在的劳动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所有制形式;在奴隶社会,生产力的结构特征表现为生产力基本等同于劳动力,但已经是可以以个体方式存在的劳动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奴隶社会所有制;在封建社会,生产力的结构特征表现为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所有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结构特征又表现为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相适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定的社会所有制总是与特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力结构不变,社会所有制形式也不变。而在具体的变革过程中,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过程中,不仅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反过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也会促使生产力结构发生变化,这两种情形常常是并存的。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进入了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苏联等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在微观方面,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取代了传统企业制度居于主导地位,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从宏观方面看,则产生了国家所有制形式,而国家所有制本质上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从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公有的生产资料具有大范围的整体性,可以按社会需要分配,按效益流动,相对于股份制的优越性也十分明显,只是没有同时建立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公有制经济才遭受了彻底失败。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对应原理上的严重缺陷或基本错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仅仅注意了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忽略了由生产力结构特征决定的发展要求,不知道生产力发展要求表现包括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两个方面,是两个方面的统一,只有全面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生产力才能正常发展。二是社会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却一直强调所谓所有制形式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现实的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所有制形式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所有制是具体生产力得以形成的必要前提而不是相反,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却把生产力发展水平看作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必要前提,由于从抽象的生产力出发,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四是形成所谓所有制形式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不仅从经济学上看是错误的,而且从历史实践的角度看也是反动、反革命的。谁都知道,革命之前的俄国、中国等,都是非常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如果我们硬要坚持这一观点,其结果必然会走到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去。

  7,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严重挫折的基本原因

  从1989年开始,东欧各国先后放弃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即使是少数几个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公有制经济也出现了非常困难的局面。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严重挫折。有人把原因归结为这些国家没有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没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等。这种看法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么多国家,在短短数年内都倒向资本主义,而且几乎是所有的公有制经济都缺乏活力,这不是用特殊性的原因所解释得了的。在这里必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基本原因。这个普遍性原因就在于几乎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引用或建立了产权制度和公有制相结合的苏联模式。为什么共产党政权会失败?为什么这些国家能如此顺利、如此迅速实现私有制?为什么广大劳动者眼看着资本主义复辟而无动于衷?根本的原因就因为工资制的引用和产权制度的建立隔断了劳动者与公有制的血肉联系,就在于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公有制经济从根本上失去了不断发展的活力。

  一个国家要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这是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了的,但是,仅做到这点还不够,还必须注意另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不了解社会主义生产力基本特点,不建立满足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特殊要求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力就不能正常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又怎么能巩固和发展,又怎么能长久呢?苏联模式的彻底失败从反面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