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命——红旗渠


——访红旗渠老英雄任羊成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这首雄壮豪迈的歌曲是一部叫作《红旗渠》的纪录片的片头曲,真实再现了林县人民改天换地修建红旗渠的故事。

  大凡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还能记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部反映河南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纪录片《红旗渠》,曾经震撼了中国大地,红旗渠的故事也更是家喻户晓。片中那一个个感人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令人钦佩和感动,尤其是爆破英雄凌空排石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英雄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能亲眼目睹林县红旗渠的风采是我的一个夙愿。日前,笔者来到林县红旗渠参观学习时,有幸采访到了画面中的英雄任羊成。

  初见任老,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眼前的这位老人不就是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建设模范和特等模范、爆破排险英雄任羊成吗?他那凌空除险的英姿顿时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而今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他,精神依然是那样的矍铄,只是在他的额头上增加了岁月的皱纹。在我和任老寒暄过后,我们的话题就从红旗渠开始,任老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任老的故事自然也就从他的童年讲起。

  1927年任羊成出生在林县任村镇古城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他记事时起,家人就常给他讲家中缺水以及与水有关的各种故事,他那幼小的心灵从小就被深深地打下了家乡贫穷缺水的烙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饱尝了缺水艰辛的同时,心中便萌发出了要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1958年,任羊成和全村其他90余名社员(村民)一起,响应县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奔赴南谷洞水库,来到了修建红旗渠的第一线。

  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还不富裕。在修建红旗渠时,每人每天也仅有六两口粮,吃不饱时就只能用红薯和野菜来充饥,工作艰苦,营养不良,许多人都出现了浮肿。在此情况下修建红旗渠,要干劳动强度非常大的体力活,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任羊成也和其他人一样,由于体力的不支,曾多次晕倒在工地上。正是由于有一定要修好红旗渠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不仅使他没有打退堂鼓,反而让他以更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那里艰苦就出现在那里,始终没有离开工地半步。

  由于他的工作出色,被群众称为“小老虎”,还在工地上入了党。入党后的任老,从此便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对照检查自己,工作热情变得更高,干劲也更足,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地严格了,任何事情都始终走在群众的前头,工作时他更是象拼命三郎一样奋战在工地上。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