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吉坷德:易中天的“共识”救不了“方方日记”
早晨起床,坐在马桶上看了美国一个叫卢瓦辛格的人发来易中天的《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共识》,忽然觉得和于丹一样擅长表演艺术的易中天似乎并不了解什么是共识。
看到这位“汪主席”的铁板朋友一会号召大家使用德文,一会扯到康德,很给谭吉坷德一种“资本家都联合起来了”的感觉。
易中天:我愿意善意地相信,对立双方的绝大多数是真诚而善良的。
谭吉坷德:“血馒头”才是争论的焦点,是不是“血馒头”的问题不解决,再大的善意和共识都没有关系。这就像穿什么衣服同是不是处女没有关系是一个道理。
易中天: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大敌当前,需要齐心协力,至少也不能制造矛盾。
谭吉坷德:是谁在制造矛盾,矛盾的源头在哪里?这些话易中天应该私信给方方,面对公众就是适用主体错误。既然是大敌当前,那么慷慨悲歌的战士和内奸能有什么共识。
易中天:塑造共识不等于和稀泥,对于“中国病毒”和“武汉肺炎”之类的说法就必须坚决反对。
谭吉坷德:坚决反对还谈什么共识,这莫非也是德国或者是康德的逻辑。中国人寻找共识必须要借助德语,这样的共识又是什么味道。
易中天:达成共识,并不等于观点一致。大家都能自由言说,也是共识。
谭吉坷德:直接就说自由民主得了,绕来绕去绕得人头晕。文化的多元性不能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权。话语权是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投射。知识精英霸占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解释权的今天,没有话语权的平等,自由言说的平台在哪里。
易中天:外交相信崔天凯,抗疫相信张文宏。
谭吉坷德:外交为什么不能同时相信赵立坚和华春莹,抗疫为什么不能同时相信钟南山和李兰娟。这是在寻找共识还是撕裂共识。
易中天:各说各话,总比互骂脑残好。
谭吉坷德:骂人“极左”在几十年的政治语境中代表什么,易教授应该不会不知道。“方方日记”的汪主席更知道它的重量,这样的的真诚而善良和虚伪有什么区别。
易中天的这番洗地似乎很匆忙,尽管他自己也说这“背后必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被他忽略了。
《方方日记》就是现实版的“河殇”。在人民大众当中,这才是共识。
“河殇”不但是一种政治宣言,是“启蒙派”的旗帜,更是几十年来中国文化界的表征和底色。
一个堪称叙事史诗的大事件,一个人民觉醒成为上帝的过程,一个复苏了善良和爱、勇气和正义的中国,一代人的牺牲精神同“方方日记”根本绝缘。这不是因为汪主席的视力有问题,问题在于她的目光投向哪里。所有被“河殇”洗礼的知识精英都有这样的问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