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三师独立旅支援七师战斗在皖江地区研究

2022-08-26
作者: 傅永曙 朱国缤 来源: 红歌会网

  1945年3月,抗战胜利前夕,中共皖中区党委改称皖江区党委,皖中行署改称皖江行署。自此,皖中抗日根据地即称皖江抗日根据地,涵盖无为、巢湖、和含、全椒及江浦县。在《中国共产党和县地方史(1919——1949)》中,记载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奉命南下支援第7师这一重大红色历史事件。现今翻开在皖江地区发生的这一重大抗日事件的历史,认真研究“新四军3师独立旅支援7师战斗在皖江地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决策英明、兄弟部队相互配合支援的革命情谊以及保卫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意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虽然过去70多年了,但仍然值得我们更好地研究,更好地宣传新四军3师独立旅支援7师的重要意义,讲好新四军3师独立旅支援7师战斗在皖江的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表达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一、历史背景

  1944年 6月下旬,正当新四军第2师、第7师在淮南铁路南段沿线对日伪作战之际,国民党桂系顽军(以下简称桂顽)不仅不配合新四军作战,其第171师还从背后袭击新四军巢北支队,使巢北支队蒙受重大损失。7月中旬,桂顽占领了江(浦)全(椒)地区,完全切断了新四军第7师与第2师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部署等171师、第176师,从东、西两面夹击,企图侵占皖中抗日根据地。桂顽公然在训令中宣称:“本军出动目的,纯系进剿新四军,,控制江(浦)和(县)地区,应避免与敌决战。”他们还派遣特务与日伪军联系,说明 “本军除打新四军外,别无他意”,以求日伪军的配合。1944年11月10日,日伪军集中7000余人由东、西线,分兵7路向路西根据地中心藕塘镇、张桥等地“扫荡”。13日,可恶的桂顽敌171师也集中主力5个营和地方土杂武装共8000余人,由512团长蒙培琼指挥,紧随日伪军之后,窥测时机,分两路向路西根据地进犯,连占曹家岗、郭集、青龙厂等地,局势异常严峻。16日,日军进到青龙厂以北,顽军进到青龙厂以南。新四军14团领导分析日顽是暗中勾结,不便在战场上直接联系,遂施了一个“腹中抽空”和“金蝉脱壳”之计,使日、顽迎面相遇,都把对方当作新四军,相互开火伤亡惨重,使日伪顽的清剿失败。1945年初,桂顽又在蒋介石的密令下,企图切断新四军第7师与第2师以及与新四军军部的联系。在此期间,日寇不断向皖江抗日根据地“扫荡”,桂顽屡向皖江抗日根据地进犯,采取分割包围皖江根据地,残杀干部和群众,围歼新四军第7师及地方武装,严重威胁第7师的生存和发展,阻碍新四军第7师的抗日斗争,危害甚烈。根据这一情况,新四军第7师多次打报告给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要求增派部队,支援第7师,保卫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研究决定,从苏北兄弟部队抽调足够兵力支援7师,打击日伪顽,保卫皖江抗日根据地,保卫皖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建独立旅

  新四军第3师驻守苏北盐阜、淮海地区,第7师驻守皖江地区,一南一北,相隔400多公里。1945年3月底,新四军军部经请示党中央同意,决定由淮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新四军3师10旅副旅长覃健和淮海军分区(兼10旅)2支队长冯志湘、政委石瑛负责组建独立旅。覃键等按照军部命令,立即抽调淮海军分区第2、第3支队,组建4000人的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覃健任独立旅旅长兼政委,冯志湘任副旅长,石瑛任政治部主任;独立旅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抽调准海军分区第2、3支队归独立旅建制。支队干部基本上是随建制继任,即:2支队支队长俞和坦、政委蔡永;3支队支队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4月4日上午,在淮海区泗阳(沭)县里仁集,隆重召开了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成立和出征誓师大会,并敲锣打鼓为部队送行。4月23日,独立旅经过长途跋涉,晓行夜宿,穿越封锁线,来到全椒境内。凌晨,独立旅奉命攻下全椒赤镇,于当日下午4时许进抵和县十村庙,与在这里迎接独立旅的7师含和支队胜利会师,执行支援7师、保卫皖江的战斗任务。

  三、独立旅战斗在皖江地区

  1945年4月21日,新四军军部派出的野战军指挥部令独立旅迅速拿下进入皖江地区的必经之地、滁河北岸顽军的重要据点赤镇。第二天晨,独立旅经过45公里急行军,夜深后隐蔽接近赤镇。随即,张竭诚下令担任前卫的3支队不顾疲劳,于23日拂晓向赤镇发起突然攻击,11时许,全旅顺利通过赤镇,南渡滁河①。23日,3师独立旅与含和支队在和县北乡会师。随后几天,独立旅在和县北乡与含和支队联合打击了国民党部队的进攻。“4月26日覃旅击退敌伪出击,绰庙集顽(伪)已放弃,围攻官亭桥仍在进行之中,赤镇增金城庙两大队共千人,今日午前向我三支八团住地进攻,当为我阻,现仍在金城未动。另香泉伪二百余,大小炮各一,轻重机四挺,进犯龙王山南头我旅直特务连阵地,攻击三次均被击退,伪死伤二十余,我负伤连副以下七名。”②

  1945年5月1日,7师在师部驻地巢南的严家桥根据地隆重召欢迎独立旅到来大会。7师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等师领导出席大会并讲话。会上曾希圣政委代表7师全体官兵对独立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皖江根据地的情况。安排独立旅2支队和旅部驻巢南地区,3支队驻和含地区。覃健旅长随后根据7师安排,开展整训工作,要求各支队迅速恢复体力,熟悉战区情况,作好战斗准备,并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增强了全旅士气,以崭新的面貌投入了保卫夏收、巩固和发展皖江根据地的战斗。6月上旬,2支队5团在黄龙岗担任警戒,掩护旅主力休整和群众夏收时,日伪军1个混编大队300余人,由巢县乘汽艇沿漕河南下,12时许于大王墩登岸向昌家嘴方向进犯,企图骚扰我根据地。5团立即占领黄龙岗东南预定阵地,阻击西进之敌,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位于守官头村西侧的1连阵地,战斗尤为激烈。13时许,敌以主要兵力向1连阵地进攻,在我2连火力的支援下,1连向敌展开阵前反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歼其一部。团长卢家温同志在1连阵地上指挥战斗时光荣牺牲(卢家温是独立旅支援7师牺牲的最高指挥员)。战士们闻讯团长牺牲,义愤填膺,把一发发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接连打退敌人数次进攻。15时30分,被我火力压制在一个山坳里的敌人,企图趁黄昏前突围逃跑。副团长指挥全团出击,与敌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此战毙伤日伪军180余人,战斗胜利结束③。这一仗打击了日伪军的气焰,敌人许久不敢轻举妄动。1945年8月中旬,独立旅在和含地区抗日根据地石洞埠接到7师命令, 覃健旅长于13日起,带领3支队开始向无为县城发起进攻。“独旅(三师独立旅)一部十三日晚攻进无城,伪全歼。俘大队副以下一百一十名,并俘敌一名。缴敌轻机枪一,长短枪一百支。日军三十六名固守城内地道,被我围困两天,并以炮攻无效。十六日午,敌伪三百来援,十七日晨随同无城日军全部撤退。同时无城东小王福渡、神塘河敌伪于十六日全部撤退。④”15日,由副旅长冯志湘率领独立旅5团、6团、警卫连、炮兵连、工兵连2000多人浩浩荡荡向日伪据点无为襄安进发。“我独旅另一部十五日晚攻占襄安,将伪全歼,俘五十名,缴步枪三十支。还有日军五十余固守碉堡,现在围困中。又刘家渡敌伪恐慌自退。⑤”15日晚将襄安镇团团包围,由5团长袁振远率领本团主攻,6团长喻和坦、副团长刘汉章率领所部打援,由炮兵连工兵排挖开地道埋进炸药。在鬼子拒绝投降时,冯志湘命令工兵排点燃导火索引爆了200公斤炸药,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将大炮楼炸了个大开花,一连连长王金冠带头冲锋陷阵冲了上去,将一小队日本鬼子全部消灭,只剩下一个活鬼子,切腹自杀没有刀,用枪自杀没有死,被我军俘虏。在这一次战斗中缴获了日本造歪把子机枪一挺,大盖子步枪10多支⑥。至此,独立旅攻下无城,拿下襄安,配合新四军7师夺取了皖江抗战的最后胜利。

  四、独立旅从支援7师走出的5位将军

  新四军3师独立旅支援7师,战斗在皖江地区,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涌现一批英雄人物。其中,有5位指挥员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将军,现已编入《和县抗战英雄谱》中。他们是旅长覃健、政治部主任石瑛、2支队政委蔡永、3支队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

  4.1.覃健

  覃健(1911-1959),原名覃秀华,广西省东兰县人,壮族。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覃健1911年4月生于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板坡乡。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纵队二支队五团团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团长,淮海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十旅副旅长兼淮海军区副司令员,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副司令员。1945年3月奉命组建新四军3师独立旅,任旅长兼政委。4月带领独立旅先冲过宿(迁)淮(阴)公路和中运河封锁线,然后越过一段游击区,沿洪泽湖东岸前进,经高良涧,过洪泽湖,行军约150公里,于4月10日抵达淮南区的马坝。20日,独立旅抵周家岗待命。23日,覃健率独立旅趁国民党保3团西援部队未返回之机,组织兵力夜袭赤镇,使大部队迅速通过赤镇。当日下午4时许进抵十村庙,与在这里迎接独立旅的7师含和支队胜利会师。4月26日覃健率部联合击退和县金城庙、龙王山南头敌伪出击,组织围攻官亭桥敌伪,致敌死伤二十余,收复和县善厚集以东的原江(浦)和(县)全(椒)县所属的全部失地。5月,率部驻扎在和含、巢湖根据地,一边进行休整,一边保卫夏收,打击来犯的日伪顽。8月13日,率领3支队一举攻克无为城,为夺取皖江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且被授予中将军衔。1959年7月15日在北京英年早逝。

  4.2.石瑛:

  石瑛,陕西省长安县人,1916出生。是一名政工干部,可他在四野的外号叫“打仗政委”。1932年参加中国革命互济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石瑛担任过宣传员、政治处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主任。1945年3月下旬,新四军军部经请示党中央同意,决定编组一个独立旅增援第7师。军部命令淮海军分区副司令员覃健和二支队政委石瑛去军部接受组建任务。覃健、石瑛接受任务后,急返第十旅驻地泗沭(阳)县里仁集,在上级和地方党政领导重视及兄弟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在覃健和石瑛的积极努力下,组编工作至3月底,已从淮海军分区抽调部队和干部,组编两个支队,共4000人。1945年4月,石瑛和覃健率领独立旅南下皖江,支援7师抗战。在皖江地区,石瑛和覃健带领独立旅英勇奋战,抗击日伪军“扫荡”,粉碎桂顽袭扰皖江根据地,保卫根据地人民夏收。8月15日,石瑛率领2支队攻下无为的襄安城,为解放皖江作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晋为少将。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1月3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2岁。

  4.3.蔡永

  蔡永(1919-2001),江西省泰和县人。先后任第一军团师青年科科长、八路军一一五师营教导员、新四军第六支队团政委,苏北军区团长兼政委、1945年4月任新四军独立旅二支队政委,随独立旅支援7师战斗在皖江地区。先后参加夜袭赤镇、保卫金城,攻打襄安等战役,为皖江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3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极红星功勋荣誉章。

  蔡永将军2001年9月10日因病在大连逝世,享年83岁。

  4.4.张竭诚

  张竭诚,男1917年7月10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典明乡张石河村。原名张方春。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军部交通队班长、排长,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司令部参谋,第六捌玖团代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二支队五团团长,第三师独立三团团长。1945年4月,任独立旅第3支队长,随独立旅南下皖江,支援7师,抗击日、伪、顽。率先攻克赤镇,冲过敌人封锁线,和前来接应的含和支队会师和县北乡,在此组织参加保卫和含根据地的战斗。5月,带领第3支队驻扎在巢湖一带,保卫根据地的夏收,打击前来“扫荡”的日伪军和偷袭的顽军。8月,在覃健旅长的带领下,一举攻下无为县城,为夺取皖江抗战的最后胜利立下战功。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1年2月24日在沈阳逝世。

  4.5.李少元

  李少元(1915年-1984年),湖北省英山县人,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抗日战争、辽沈、平津、衡宝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与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历任红25军独立营连指导员、75师直属队总支书记;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八路军第2纵队2旅6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3师8旅24团政委、3师独立旅第3支队政委,带领3支队随独立旅南下支援7师,和张竭诚支队长带领3支队首战夜袭赤镇,保卫皖江地区人民夏收,打击日伪顽,巩固和扩大皖江抗日根据地,带领3支队攻克无为城,为皖江地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李少元1999年编著的《硝烟征程》由白山出版社。李少元于2001年2月24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

  结束语

  新四军3师独立旅奉命支援7师,他们不辞辛苦,千里驰援皖江,和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一样,与皖江抗日将士在这里度过了他们难忘的战斗青春,为皖江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众多抗日英雄的杰出代表,更是和含以及皖江人民的骄傲。他们的战斗历程,为长江红色文化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当我们回望这段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壮阔历史时,不禁感慨系之、壮怀激烈,皖江人民永远怀念独立旅将士,铭记这段红色历史,讲好这段红色故事。

  注释:

  ①赵连军.致敬在宿迁战斗过的开国将帅|张竭诚少将:粉碎敌人切断华中华北联系的阴谋.宿迁网.2019.08.22.08:25.

  ②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新四军.文献.第14卷.第59页.

  ③④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新四军.文献.第14卷.第202页.第7师对日伪军作战战报(1945年1月至8月)

  ⑤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新四军.文献.第14卷.第202页

  ⑥张维新.独立旅攻打襄安.广州新四军研究会网.:2020-3-7 12:57:12.

  参考文献:

  1.中共和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和县地方史(1919——1949)》.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10.

  2.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新四军.文献》第14卷.

  3.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铁流》第35期。

  4.解放军出版社编.《新四军征战日志》.解放军出版社.2008.08

  5.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新四军抗战与铁军精神传承》.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0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