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英:学习郝贵生教授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7讲体会(下)
五、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在《提纲》第4条中,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根源归结为现实世界,但他没有从现实世界的内在矛盾即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角度解读宗教的社会起源。马克思强调,对宗教的批判应该转入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对现实世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行批判,从理论和实践的方面去批判。马克思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创立他的阶级对立、阶级斗争、阶级消灭的理论与实践。《共产党宣言》正是他这种研究思路的产物。1852年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就谈到了他对阶级斗争的贡献。主要有三点,即:一,阶级与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的关系。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和无阶级的过渡。
这三点就是马克思提出“消灭阶级”的“理论和实践”。郝老师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第一、阶级和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的关系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范畴。阶级就是在生产活动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分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他们之间的对立斗争就是阶级斗争。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的形式:经济斗争、思想斗争、政治斗争。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其中内部矛盾逐渐尖锐激化,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斗争中。首先俄国的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于20世纪初1917年胜利的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土面积就有2240万平方公里。
这一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革命理论掌握了群众,就会变成改造世界伟大的物质力量。人类也从此开辟了自己历史的新纪元。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示范和鼓舞下,世界革命风起云涌。19世纪中叶,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正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如饥似渴地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建立起了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在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仅学会了阶级斗争,而且把马克思阶级斗争的理论运用得出神入化,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许多奇迹;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横扫千军如卷席,倒海翻江卷巨澜;只用了28年中国人民就改换了天地。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理论如果被无产阶级真正学懂弄通,运用自如,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可以一天等于20年的!
第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就是少数人占有工厂、原料、雇佣劳动者。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一是资本家阶级。二是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必然导致其起来反抗斗争。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内容不单纯是进行经济利益的斗争,而必然发展到政治斗争。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从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专政,转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和对大多数人的民主。
无产阶级从社会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对无产阶级来说,完全是新生事物,是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主要的特点,仍然表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政权问题上的争夺。这方面的斗争是特别集中和尖锐的。却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并没有引起各国共产党的重视,包括中国共产党。直到1956年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公开做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苏联出了修正主义。由此引起了毛主席的充分重视。毛主席在他的晚年,一直在坚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但是还没有最终完成这个心愿,他就离开了我们。
这次历史的大反复使我们认识到,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熟练运用是革命成败的关键。看来只有革命领袖掌握革命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广大的革命群众,人人都能理解和掌握和运用革命的科学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阶级才能从自在阶段发展到自为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才可能早日到来。
第三,这个专政是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不是彻底废除国家,而是建立新型的国家,“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和路。忽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共产主义就只是空想,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要剥夺剥夺者,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发展生产力。《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一点我们现在要做到,似乎还是很困难的,连写在宪法上的两个“主体”,都难以落实。放弃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又怎么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呢?!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
经过44年的改革开放,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反复,我们对此也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但是要认真做到无产阶级专政的这一切要求,还要依靠全党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新学习和运用,衷心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阶级及其经济基础私有制。
私有制消灭了,阶级也就消灭了,个人隶属于阶级的现象也消灭了。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也就消亡了,“虚假的共同体”也就必然为社会所有成员利益、命运根本一致的“真正的共同体”所代替。实际上我们国家当前正处在这个历史阶段。如果继续放弃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只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共产党人要实现两个决裂,批判和清除剥削阶级意识形态,自觉改造世界观。
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不仅要同旧的私有制决裂,还要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际是就是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世界观的改造,这方面更加薄弱,很多党的干部,在这个问题上纷纷打了败仗,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这是社会主义革命遇到的最大问题,至今在实践中似乎也还没有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良方。
六、人性,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
什么是人性?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人们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许多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的吃喝性行为当做人的本性、人性内容,把人性看做超历史、超阶级的属性,把阶级性与人性绝对对立起来。这是在人性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提纲》第6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人的本质是生产劳动,是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二是人在劳动实结成生产关系及各种社会关系,或者说,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实践的人。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人的本性和人性问题。三是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性。阶级性就是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性。毛主席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这决定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对劳动产品的无偿占有,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就是资本的本性。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们在政治上镇压劳动者的反抗,对无产阶级实现最残酷的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性、腐朽性、寄生性,垂死性等,就是他们在帝国主义阶段的阶级本性。
而无产阶级却一无所有,只有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受着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勉强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因此他们具有反抗压迫、剥削的革命要求。恩格斯认为,当做资产阶级绳索套在无产阶级的脖子上时,任其宰割和剥削,那就真的沦为牲口了,只有起来反抗斗争,才真正符合“人性”,符合“人”这个字的含义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一句话。造反有理。无产阶级在在阶级斗争中培养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形成了坚强的斗争精神和大公无私的阶级感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明确目标。这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近些年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又重拾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过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理论,改头换面为“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是西方学者、文人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看做是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特别是阶级的所谓“人类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念。事实上,特别是阶级社会,根本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民族、阶级共同的价值观念。所谓的“普世价值”实际上只是资产阶级统治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颜色革命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必须加以批判。要发扬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为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斗争!
“自私性”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和人生价值观的核心,与无产阶级的“大公无私”和“为人民服务”根本对立。共产党人要实现《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决裂”思想,必须深入批判“人性自私论”。
今天的中国在私有化、市场化改革导向下,以资产阶级的不劳而获为荣。忘记了社会上的一切财富,都是劳动所创造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尊重劳动,充分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是题中应有之义。有的农口干部居然提倡要为农民,争取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以为这是改善农民生活的好主意。在他们的心目中“财产性收入”就好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似的。不知道这仍然是农民的被别人无偿占有的劳动果实。以他们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糊涂思想来指导农村的改革,会把改革引向何方?令人担忧。
千千万万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基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应该得到保证的。全国劳动人民至少应该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有健康生活的权利;有安度晚年的权利,.……。总之,一切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最基本的生活权利,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努力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回忆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之后华东《革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华东军政大学》,就多次在上海社会登报公开招生。上海社会失业青年,就都踊跃报名,经过短期学习,就都被吸收参加了革命工作。我有一个姑母,解放前长期失业。上海解放以后,通过《革大》学习,参加了工作。当然,那时是全国刚刚解放,事情千头万绪,很需要人去做。但是,为人民的工作什么时候会不需要人去做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正是围绕着这样一些内容去奋斗的。到了1956年,旧中国的失业青年已经全部就业,农村集体化业发展了,农民生活有了依靠和指望,社会安定,人民喜气洋洋,看看那时的相片,人人脸上都是忍不住的笑容。即使暂时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大家也是感到很幸福的。
改造大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人民,任何时候,都会觉得人是不够用的。生产力提高了,人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开发新的领域,更好地美化和改善自己的生活,生活的创造是没有止境的,即使到了共产主义也是这样。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劳动者能够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吗?如果只为少数人发财就不需要社会主义革命了。我们建国已经74年,这些利益关系都应该能够摆正,否则我们就对不起为此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也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
【文/顾凌英,本文为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