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发展“从中从西”是个重大原则问题

2022-06-12 639 0
作者: 段修斌 来源: 红歌会网

  关于“文明与文化”概念,这属于中西方学术理论界长期以来仍有欠理清的基本问题,最近又在微信群中再次引起了争论,并且非常激烈。论辩双方各有依据,根据其所持不同观点和人员构成,我们曾称其为“本土派与学院派(西洋派)”,但在本文起草过程中则有两点不得不予以通盘考虑:1)经搜索发现港独和台独曾运用过“本土派”这一称谓,我们不能与其混淆;2)想起了中管院华夏中心早已提出过“从中从西”课题,我们需要服从大局,于是便将论辩双方改称为“从中派与从西派”。

  论辩双方的基本观点都非常鲜明,现将其分别列明如下:

  1.从中派。其基本依据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观乎人文以成化天下。”

  2.从西派。其基本依据为:“文字、城市和青铜器”(按教科书观点:文化=/>文明)。

  很显然,从中派所依据的概念属于我国的古代阐释,而从西派所依据的则属于西化概念,两者观点鲜明,并且对抗激烈,这显然属于中西方文明博弈的前沿,也很容易擦出火花,并会令人触目惊心。

  这场“从中从西”论辩之所以针锋相对,因其事关我们中华文明和文化主权,所以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中华概念的厘清与文明发展具有某种普遍性社会意义,不得不予以特别重视,也不得不提交更多学者参与讨论。

  由于本文所述这场论辩属于我国思想理论阵地前沿的实战,所以其引文基本都保持原貌,这样对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斗士们可能会更有利于其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一、从中从西论辩前沿战况异常激烈

  这一问题的论辩发生在一个60多人的微信群,由于其接火激烈,从西派不断拉其“高手”入群参战,后来增加到70多人(但出于对反派保护的需要,群名对外保密)。在论辩中,其不但许多国内高知学者(如博士和大学教授)直接参战,而且日本、加拿大、美国和哈萨克斯坦等留学生(多为宗教信徒)也参与了进来,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基本能反映出我们国内外的代表性观点,也能反映出我国学术理论“从中从西”思潮博弈的基本动态。

  (一)从中派曾遭从西派极力弹压

  对于我们所谓的“从中派(本土派)”这个称谓,“从西派(学院派或西洋派)”是不予承认的,其理由是:1)人数少(在群里开始只我们两位民科,一位是下岗职工,一位是农民工,后来有些高知也加入了进来),2)没有学历,属于“文盲”、“土老帽”或“土鳖”,甚至“蜘蛛”,3)缺少教材依据,认为我们“以正宗华夏文化自居…知识来源基本是民间学者自编教材、自己理解的”,并说我们是“很明显的一些民间学者的看法,…你只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什么本土派呀?还有谁同意你这个什么本土派的标准呢?”而根据其基本观点,我国文化的发展仍需要由“知识精英”来主导,而我们“民间学者”则是没有资格参与意见的。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