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层工作推动会越来越简单粗暴?
体制内上下级之间没有了思想工作这个桥梁,体制与社会接触面缺少了群众工作这个纽带,体制就会失去灵魂,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至刚易折。
——杨华|为什么基层工作推动会越来越简单粗暴?
一
前段时间在建始县调研乡风民俗问题。建始县现任县委书记早在2017年底的时候,就意识到当地有些行政村乱象丛生,上访的、阻挠工程建设的、敲诈外来企业的,应有尽有,表面上的说法是民风彪悍,实质上是治理失序。后来县委书记连续下乡蹲点调研,发现整顿乡风民俗是当地社会治理的牛鼻子,通过移风易俗带动其他领域的工作提档升级。于是下达了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其中,“破除歪风陋习”要做的工作包括狠刹“攀比奢侈风”、“好逸恶劳风”、“缠闹炒作风”、“黄赌毒黑风”等。
该县三道岩村所在的茅田乡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上有不同的工作创新。经过三年的整治,建始县包括茅田乡、三道岩村的相关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逐渐常态化。最典型的是三道岩村,该村在人情酒席上规定“三个不超过一百”,人情礼金不超过100元,一桌酒席不超过100元,一条香烟不超过100元。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农违背村规民约办酒席,后经说服教育认识到了错误,主动向全体村民写公开检讨信。
茅田乡的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除了基本的人情酒席之外,还开展到了庭院净化亮化美化工程。这个庭院工程,不仅要把屋外周边环境卫生搞好,修通水渠、建花坛、摆垃圾桶、树路灯等,还对屋内设施摆设、房间衣物整理提出要求。按理来说,屋内私密空间是农民最自由、最自主的空间,一般人按自己习惯打理,反感他人干涉。西方人说的,“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说的是国家公权力不能干预私人生活,何况最私密的房间摆设。在其他地方,地方政府改厕政策基本上都要弄出一地鸡毛,老百姓旁边看、还不满,茅田乡改造农民屋内空间,理应也会引发冲突和不满。但是事实上,该政策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访的群众满意,执行过程也相对平静,没有发生不和谐事件。何故?
前去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村民
二
这与建始县对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的定位和态度有关系,即很重要、但不考核。
该项工作是县委书记亲自推动、亲自抓的工作,属于典型的“一号工程”。县委书记重视的长期工作,一般都会定位为全县的中心工作。为了推动中心工作,就要启动监督、检查、考核和问责系统,监督部门会把该项工作定位年度专项监督事项,相关工作部门成立专门检查工作组不定期予以检查,考核部门则会将该项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加大分值,或者进行单项考核,分值计入综合考核。有些这些配套工作,使得领导重视的工作变成了硬任务,下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才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