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不竭动力和活力源泉
在今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一件事情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从历史长河看,中华文明有其创造活力迸发的时期,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孙子、韩非子、管子、荀子等思想巨匠;像宋代,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本主义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最终完成并应用于世,《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就充分展示了宋朝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活力。当然毋庸讳言,中国历史上也有失去创造力的停滞时期,甚至还有近代文明蒙尘的时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激发我们民族的优秀基因,使之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活力不断迸发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推动中华文明现代性转化的关键一步,促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我们冲破旧观念的束缚,赋予中华民族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使中华文明有了新的思想传承;改革开放使我们不断突破旧的体制机制束缚,使各方面活力迸发,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内在生命力。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市场新文明。这一文明不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使政府更好地发挥了作用。市场在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轨道上发展,既要受到道德情操的内在约束,也要受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规范,还要受到法治的监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防御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诸多弊端,特别是物质主义膨胀的弊端,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带来的周期性道德堤坝溃决的弊端;我们的市场文明既有市场经济的效率,又有实现最大多数人最根本利益的公平。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工业新文明,我们不仅摆脱了西方国家以工业自由为名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而且以独立的、完整的、不断迭代升级的工业体系,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为全世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工业产品。这种工业文明以对自然界最小的影响取得较大的收益,开辟了绿水青山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科技新文明。中国在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也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成为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科技进步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预防了技术进步带来社会道德的退步。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活力不断奔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中国人民是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新中国成立,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力量。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造着经济社会的“地貌”,使板结的“土壤”变得肥沃,使“处女地”变成创新之地。
在新时代,14亿人追逐现代化的动能澎湃,14亿人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强烈。4亿多工人塑造共和国强大的产业脊梁,2亿多农业劳动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最重要的粮食,2亿技能人才在书写事业新篇章,1.6亿市场主体的活力无限。这一切让中国社会每天都发生着各种神奇的故事,生动而又美妙: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C919客机飞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一列列高铁穿行在大江南北。还有哪个时代的文明能如此充满生机?可以说,人民群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比旧中国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有着无比广阔的创业空间,有创造历史伟剧的深厚制度基础,更有全面发挥自身才能的无限机遇。我们不仅强调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而且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不仅健全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而且通过完善法治体系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发挥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充满活力的最强大基础。
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活力不断激发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活力性就是在开放互鉴中发展起来的,没有开放和交流互鉴的文明就会失去活力,失去发展动力。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不断激发自身的活力。中华民族不仅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而且绘制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创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蓝图。
在今天,这种交流互鉴的规模程度、范围广度、影响深度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我们在交流互鉴中要把握人类文明发展普遍规律反映出来的共同特征,也要强调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吸收借鉴这些共同特征中激发文明的活力,发展我们自身的文明。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们既强调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包括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也强调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以农业强国建设为例,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即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更要基于我国国情和农情,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包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突出农业资源禀赋多元优势、充分体现大国小农国情、构建中国特色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等。
我们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文明观,用科学的文明理念自觉地引导文明发展。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各种文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跌宕起伏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认为,“挑战—应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恰恰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等都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错误观念,必须坚决反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作者: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