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广俊:不忘初心,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2021-05-17 1214 0
作者: 智广俊 来源: 红歌会网

  乡村振兴为了谁,依靠谁,谁来主导,采取什么制度形式,这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县乡政府以及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面前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有人主张“大力推广、完善提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推动国有平台公司有序向市场化转型,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要完善农民作为种养主体的利益联接机制,尊重农民意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反租倒包’,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强化农业合作社的组织联结功能,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提升质量,引进龙头企业有困难的偏远农村要更多发挥合作社作用。”这段话主要意思是:龙头企业是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乡村振兴主要依靠资本的力量,土地要向龙头企业流转。推动国有平台公司有序向市场化转型,也就是说政府要弱化行政功能,强化市场化作用。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组织联接功能,也就是说,合作社不应成为一个进入市场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只有资本不方便进入有困难的偏远农村才更多地发挥合作社的作用。这种主张并不奇怪,前几年,就有人发表论文,主张中国要走美国家庭农场式模式。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制度,它可以研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大规模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可以组织几万、几百万各种劳力资源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生产劳动和产品销售,这种制度充满竞争活力,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两百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巨大财富远比几千年封建社会积累的社会财富多得多,将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大跨度推动向前了,这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痼疾,那就是拉大了社会贫富的差距,使富者愈富,贫者愈穷,因此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它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因而,一种更先进、更公平合理、更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不可阻挡的社会发展规律。

  我并不否认土地流转到龙头企业手里,采取现代化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都能提高。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小农家庭经营方式适应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形势。美国式家庭农场生产方式也解决不了中国存在的“三农”问题,因为它不符合中国国情,这种模式加剧了农村的凋零,拉大了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贫者为什么会贫?从本质上说,就是因为没有了生产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脱节所致。农民把承包地流转出去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还不是一句空话?政府扶持“三农”资金进入了龙头企业里了,老板得到了实惠,与流转出去自家承包地的农民有啥相干!我在烟台市牟平区小苇子村采访,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动员全村村民集资带承包地入社,土地实现了集中规模化经营,建果园,种优质苹果。合作社有了条件和实力,争取到政府发展果园项目投资资金503万元,一下子把合作社土地建成了现代化的果园。村党支部吕书记对我说,三年后,果园年产值就可达到一千多万元,将一个146户373口人的村庄,建成了美丽富裕的新农村了,使村民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不怀疑,如果该村土地流转到龙头企业手里,龙头企业一样会建成现代化的果园,但503万政府投资就转化为老板的个人财产了,而将承包地流转出去的村民只能流转到各地做打工仔。而资金进入合作社,就成为村民人人有份的集体财富。该村退休老书记杨年岐对我说,当初动员村民将承包地加入合作社时,对马车都到达不了的山坡撂荒地,村民宁愿让合作社每亩付五百元来一次性买断。这对资本流转经营者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合算事。但党支部不想落下一户村民,反复动员村民以承包地入社的方式加入。事后,村民感谢党支部真心为村民谋幸福,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胸怀和做法。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