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创新如何避免“体制透支”?
一、党员干部下沉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
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社区治理是某地区2020年主抓的一项基层治理创新,也是对年初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在疫情爆发初期,某地区迅速把安置在各村的扶贫工作队(现称“尖刀班”)转化为疫情防控队,在较短时间里就调动起一支疫情防控队伍,对农村和社区疫情防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最终形成党员干部下沉参与社区防控的经验被积极推广。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之所以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平时就是由组织关系连接的,属于“战略储备性力量”,因此一旦进入战时状态,能够很快被动员和利用。扶贫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队只是提供了一种激活和动员思路,而组织化的党员干部本身则是基础力量,这是党员干部下沉赢得疫情防控的内在逻辑。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党员干部下沉作为某地区疫情防控的经验被州委政府重视,希望能够转化为本地的基层治理创新,遂在2020年5月份开始正式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参与社区治理的基层治理创新工作任务,基本做法是从各个机关单位抽调人员进驻社区与社区两委、网格员组成社区尖刀班,被抽调人员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组织关系也转入社区。以笔者调研的社区为例,该社区是一个改制老旧社区,有五个责任单位,牵头单位是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每个单位派驻一名干部进入社区治理尖刀班,增强社区的治理力量和治理资源,与社区干部一起处理辖区内部的矛盾纠纷、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疫情防控等治理工作,同时通过所在单位联席会筹集一些资金资源,解决社区工作中资金空缺的问题,总的来说确实强化了社区的治理效能。
但其实这一基层治理创新在初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核心就是体制透支过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储备性力量的非尖刀班党员干部被赶到社区参与治理,最终演变成了形式主义。一开始,组织部门也不知道如何搞党员干部下沉,只有比照扶贫工作队和疫情防控时的工作经验来设计,制定很具体的工作细则,然后一股脑的要求所有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都要利用业余时间去社区走家串户、认人走访,并且要求一周一次。结果是敲门把居民敲的烦不胜烦,甚至还有因为居民不熟悉下沉党员而被投诉举报的,闹出笑话。实际上,城市社区是个陌生人社会,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开展的前提是熟悉,这么多党员干部突然下来又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熟悉关系,只是露露脸、填填表,就不会有好的治理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其单位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造成低效运转。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