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中国学者不写书


  今天,我听了一位自称建造了两座学术金字塔的学者的讲课,其人称自己的原创性经济和历史理论,是基于历史和逻辑的,是天衣无缝的,是无泄可击的,是谁也无法提出那怕一个字的修改意见的。他还说,自己对国外那些大家的著作,熟读。比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美国的《联邦党人文集》,还有法国的《论法的精神》,还有洛克的什么什么,提到很多。

  我听了之后,退出了那个群聊。

  我总结一下,这位先生提到的西方的这些著作,除了联帮党人文集,均是西方学者的著作。

  我又多想了一点,我发现,中国古代的学者,是不写书的。写书的,多是政治家、实践家,关起门来著书立说的人,中国古代,我看没有。

  我们从诸子百家说起。法家,《管仲》,作者管子,是齐国的宰相,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商君书》,作者商鞅,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贡献非常之大。《韩非子》,这个是学者的著作,不过韩非子一心想救国,只是没有人理他,所以才著书。李斯,没听说写过什么书,不过,文章《谏逐客书》写得很好。大商人吕不韦,找一群人编写了一部《吕氏春秋》,淮南王刘安也找些人编了本《淮南鸿烈》,不能说是学者的专著。

  墨家,墨子是个军事家,也是个科学家。汉朝桑弘羊是法家代表人物,没有著作传世,其有关观点,被后来人整理成书《盐铁论》。兵家,更加实际,有著作传世的几位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司马穰且、孙膑、李靖、戚继光,都是实战家,领兵打仗的高手。

  儒家的祖师爷孔子,也不写书,只是选了诗三百、笔削春秋之类,也就是整理故作,述而不作。《论语》是其弟子编写的,也不光是孔子自己的言论。孟子,能言善辩,四处游说,据说有若干个国家向其请教治国的方略,不过,他一个没有弄成。他到是个学者。这一点,和孔子非常相似。春秋有《三传》,不过,三传只是给春秋注解,似乎不能算是专著,原创性很差。王阳明写的书很多,不过,王阳明是明朝的封疆大吏!

  医家,倒是写了不少著名的医学著作。不过,写这些医学著作的,都是著名的医生,《黄帝内经》,岐伯写的,也是位医生。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等,都是了不起的医生。准确地说,都不是学者,尤其不是今天中国的那种有头好多头衔、毕业于名校、写出很好著作、又除了混饭啥也不会的学者。

  天文学呢?甘德、石申、祖冲之、张衡、郭守敬等,人家有天文学著作,人家都是实践家,不是闭门造车的学者。

  文学呢?似乎特殊一些,中国古代,似乎没有单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诗词歌赋、传世文章之类,都是官僚的公文,或者根本就是业余爱好。《昭明文选》,收录了好多文章,我看就是政府公文,个人书信,或者是某个官僚业务时间,对着风月发发牢骚,吹吹牛皮。小说、戏曲呢?曹雪芹、蒲松䶖、吴承恩、施耐庵、汤显祖、纪君祥,也不是学者。

查看余下4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